华体会娱乐体育首页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现状及其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促进作用(1新疆医科大学健康管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2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学生社团是大学生校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但是就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情况来看,其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我国高校教育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必须建立完善校园学生社团管理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有效提升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质量,从而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本文主要针对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现状及其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促进作用进行分析研究,期望能为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利依据。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持续发展,高校招生规模显著提升,越加重视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创新,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办法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大学生就业创新。而学生社团活动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可以强化大学生的逻辑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大学生积累就业创业资源及社会经验。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现状、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促进作用,探究高校学生社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有效策略,以便提出一些可靠的参考依据,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
为发挥高校学生社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积极作用,首先就要了解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现状,以便做出合理的改进,通过社团活动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及素质。
第一,学生社团管理人员的选拔缺乏科学性。在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中,都是从各个专业选择优秀的学生作为社团活动的管理者,基于传统的选拔理念,要求学生社团管理者具有成熟的管理理念,或是专业课的成绩较好,但是这种传统的选拔方式容易激化内部矛盾,难以形成良好的社团氛围[1]。
第二,学生在社团活动中的积极性不足,通过打卡制度使得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有所提升,能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许多大学生刚刚进入学校,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校园生活,开展社团活动必须保证人员相互配合,然而有些学生不愿参加社团活动,经常出现早退、迟到等情况,不利于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基于这一情况,制定了社团成员打卡制度,使得学生逐渐参与到社团活动,通过社团活动的策划方案吸引社团成员,提高社团成员的参与程度,培养社团成员的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促进学生就业创业。
第三,注重社团内部的配合协调。根据以往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情况来看,其资金来源于校外赞助和学校经费的审批hth官方网站,必须重视社团外联部协调,及时提交社团活动相关的材料,不能出现数据错误,否则将影响到学校的审核结果。做好社团各部门的协调,可以对社团活动管理者的组织能力及协调能力进行培养,促进学生就业创业[2]。
第四,注重社团与外界的交流,社团活动趋向规模化和模式化。在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中,应加强社团与外界的沟通,以便制定出最佳的策划方案,促进学生社团活动的有效进行。这一过程能够对社团活动管理者的应变能力及综合性思维进行锻炼。同时,学生社团活动中经常选择固有模式,或是以固有模式为基础进行优化,体现出规范化、模式化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正式化的概念,接受企业的规章制度,促进学生制度意识的形成。
在我国提出“双创”理念之后,各个行业掀起了创业热潮,而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受到国家号召力的影响,许多大学生选择创业,但是学生创业团队缺乏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无法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其思维不够灵活,在创业初期很容易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得学生创业失败的概率大大增加。这主要是因为大学生长期处于学校的生活环境,缺乏成熟的就业创业观,缺乏清晰的职业认知。社团活动是学生从学校进入社会的一个过渡组织,可以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产生清晰的自我认知和准确定位,做好职业规划,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3]。
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下,高校学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使得高校毕业生显著增多,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在这一情况下,想要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则必须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及竞争力进行提升,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挑战。无论在求职面试,或是在创业过程中,大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都有着重要作用,可以通过社团活动对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提升。比如开展主持赛、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对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进行锻炼。还可以开展一些具有创新性的活动,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团队合作能力进行提升,强化大学生的思想逻辑[4]。
虽然在就业市场中一个人的学历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但是想要在职场上或创业路上走得更远,必须具备较强的能力。但是大学生的社会经验较少,需要一定时间去适应社会环境,而社团活动能够帮助学生积累社会经验,对学生的社会阅历进行提升,使学生的思想理念及理论知识与现实接轨。同时,在社团活动中,学生接触到大量的创业就业资源,学生可以直接参与企业实践活动,或是对企业经营进行模拟,不断积累就业创业资源,为学生往后的就业创业打下良好基础。
第一,高校学生社团以书法社团、舞蹈社团等业余性质的社团为主,不能帮助学生理解创新创业。同时,国内对创新创业型社团的重视性不足,未能颁布相应的政策,对创新创业型社团的投入不足。在科学技术持续发展下,创新创业型社团成为专家学者的研究方向hth官方网站,需要为创新创业型社团活动的开展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缩小国内外在创新创业型社团上的差距[5]。
第二,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创新创业型社团的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学习优秀的管理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强化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同时,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可以利用创业经历提高自我认知,并提高自身素质,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应鼓励学生社团开展创业实践大赛、创业计划书大赛等创新创业比赛活动,将其纳入教学实践,使其积极参与社团活动,通过社团活动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高校学生社团活动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行锻炼,促进学生就业创新。然而部分教师对创新创业的了解不足,按照传统的思维习惯开展工作,盲目让学生寻求高学位,这就必须对教育观念进行转变,增加社团活动的经费投入,支持学生参与创新创业。为促进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进行,应制定明确的教育目标,加强课程体系的建设,将创业基础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进行培养[6]。首先,需要把握好教育部门提出的教学要求,合理设定创业基础课程的学分及课时。其次,应建立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科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构建出专业与实践相互作用的教学模式。最后,应加强实践教学的创新,优化教学内容,将人格培养、人文知识、德育教育融入教学,提升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为促进学生社团活动的顺利进行,应根据需要增加经费投入。学生不愿参加创新创业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资金和人脉,想要在社团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则必须增加社团的经费支持,鼓励社团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总之,高校需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以便学生探索创新创业的方向,在创新创业中实现自我。
在高校学生社团活动中,部分学生社团管理者对创新创业的定义不够了解,对社团的管理比较死板,使得创新创业型社团活动的开展受到阻碍,无法发挥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作用。同时,学生社团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力及资金,仅仅依靠学生的力量很难发展创新创业型社团。而教师能够为创新创业型社团提供科学的指导,帮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在创新创业型社团活动的开展中,应加强与教师的沟通,以便得到教师的专业指导,教师也可以对创业课程的内容进行调整。同时,教师应发挥自身在学生与企业间的桥梁作用,强化学生与企业的联系,增加学生开展社团活动的资源,对创新创业型社团活动进行有效指导[7]。
高校学生社团的数量不应盲目增多,必须坚持“精益求精”的原则。虽然高校创新创业型的社团越来越多,有些社团将创新创业活动办成了娱乐活动,违背了社团建立的初衷,这就需要明确创新创业型社团的活动理念,深入了解社团成员的建议,筹办有关社团主题的活动。为保证社团活动的质量,需要制定一个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使社团成员获得更好的体验,感受到自身的责任及使命。同时,应主动与专业教师进行沟通,了解教师对创新创业活动的看法,以便对社团活动进行改进,提升社团活动的质量。
为促进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需要加快创新创业型社团的转型,重视对新媒体的运用,借助新媒体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hth官方网站。具体来讲,将新媒体应用到学生社团活动中,可以对社团活动进行快速宣传,降低社团活动的时间成本。通过新媒体能够促进社团间的交流,利用新媒体对其他社团的优秀思想进行学习,促进创新创业型社团的发展。虽然新媒体在学生社团活动中的作用显著,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某些商家借助新媒体传递不良信息,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及生活,对创新创业型社团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8]。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强网络平台的管理,不断完善管理条例,促进新媒体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在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中,需要做好社团管理,降低外部因素产生的不利影响,且社团的财力及人力有限,无法兼顾所有的社团。在这一情况下,可以组建社团联合会,建立社团管理制度,提升社团管理的水平,推动社团的综合发展。可以组建社团联合会,以便对数量众多的社团进行管理,充分发挥社团自身的作用,使社团管理得以顺利进行。应加强社团与社团联合会的沟通,对社团的综合发展情况及其趋势进行了解,学习优秀社团的经验。同时,社团联合会需要做好自我管理,对管理机制进行不断优化,对社团的考评机制进行完善,重视对社团的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为社团活动准备好相应的场所和资金,大力发展创新创业型社团[9]。
随着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学生社团的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各种类型的社团,且社团的人数越来越多,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然而各个社团缺乏合作,对资源的利用不够充分,既造成了资源浪费,也影响到社团活动的效果[10]。基于这一情况,需要将社团规模化的优势发挥出来,促使社团共同开展就业创业活动,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培养,帮助学生掌握多项技能,强化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为发挥社团促进学生就业创业的作用,应把握好企业经营的特点,对企业经营进行模拟,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企业的经营体系,从生产、销售、运输等不同环节、不同部门进行社团活动的设计,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强化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综上所述,为促进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有效开展,发挥学生社团促进学生就业创业的积极作用,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社团活动现状,认识到社团活动对学生就业创业的促进作用,采取科学合理的策略提高学生社团活动的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水平,为学生在就业创业中的竞争力提升提供有效帮助,进一步为学生就业创业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
[1]戴晓东,许薇娜.高校学生社团传承地方传统文化路径探索[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0,37(10):132-135.
[2]丁孟春,韩叶梓,张云云.高校社团活动现状调查及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教育教学论坛,2018(1):57-58.
[3]魏来,史孟君.大学生公益社团向公益创业的转变:现状、困境及对策[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7(1):134-138.
[4]牛雪华.社团在大学生就业创业中的作用探析[J].卷宗,2021,11(18):287.
[5]李苓,陆璐.基于“双创”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社团的建设与发展研究[J].科技展望,2017,27(7):350.
[6]陈艺敏.以大学生社团活动推进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探索[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0(11):193-194.
[7]胡宁,高永贵,孙静,等.“双创视域下”高校社团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J].当代经济,2019(11):137-139.
[8]季仕锋.大学生社团参与深度与就业能力关系研究--基于江苏6所高校的调查研究[D].江苏:南京农业大学,2019.
[9]李想,王娇.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创新以农村青年扶智平台创业项目为例[J].商情,2020(30):224-225.
[10]王亚立,张育枫,张自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模式的构建与研究[J]. 灌篮,2020(15):90-92.